一、院系及专业简介
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国内外最为前沿、综合、发展迅速的交叉性研究领域之一,始终占据着国家对于基础科学投入的重要比重,汇聚和实践着各级各类基础自然学科的最尖端成果及学术智慧。在Science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到46%,而在前15个问题中有12个来自生命科学领域。
南京大学生物学科所属的57365最快最新检测中心源自我国大学创立的第一个生物系,迄今已经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生命科学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在这里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本大学生物学教科书《高等植物学》和第一本《生理学》教科书,还拥有与生物系同年创立的植物标本馆,后者被国际植物学会以N字母命名为代码,是我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单字母标本馆。百年来,57365最快最新检测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60多位两院院士曾在此学习和工作。
南京大学的生物学是国家7个生物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之一,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57365最快最新检测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免疫学、农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8个专业方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全球前1%。
学院依托多个人才培养平台及科研平台培育“拔尖计划”创新人才,包括: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蛋白质与多肽新药工程中心等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以及江苏省产研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等8个国际化产学研应用转化平台。
二、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拔尖计划旨在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有生命科学领域全局观,学术功底深厚,国际视野宽广,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实践,潜心重大原创,勇攀科学高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生命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和行业发展的高层次、高质量、有理想、有胸怀的新生代领军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六大拔尖特质:①强烈的国家使命感和痴迷科学研究的志趣;②对生命科学的全域性视野以及对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的敏锐洞察力;③优秀的学习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④对现代生命科学先进研究方法的深入把握和对新兴技术的关注探索;⑤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作风、正确的伦理观念与深切的人文关怀;⑥极强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三、培养特色
1.构建创新型育人体系。围绕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学院着力打造“大生命科学”育人体系,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院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以“系统性整合生命科学”的创新型教学体系为核心,结合“独立运行的实验教学三级技能训练模式”“学科交叉开放研究型综合实验训练”“菜单式实验预约体系及个性化培训平台”“科研能力提高训练”为载体的实验实创模式,积极探索多口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
2.配备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在职教授53人,副教授47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20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3支国家级教学、创新研究团队。
3.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学院目前建设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际化课程(《生命与信息》,7-8位澳大利亚教授授课),1门江苏省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
4.推行书院制和导师制。设立秉志书院,强化导师制,推行“每生一导师”,厚植创新型人才熏育土壤和浸养氛围,倡导教学相长砥砺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融入导师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改理论知识单调传授为综合能力全面培养,强调对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和引导,培育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
5.实施多元创训体系。打造“基础-综合-探索创新”三阶创新创训体系,并配套建设可供学生自由预约的“创新实验室”和“大型公共仪器共享平台”,贯彻“每生一项目”,以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挑战、综合性学科竞赛为实训载体,有机融合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训练,深化科教融合,激发创新潜力,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6.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常设名师邀约等国际化课程和贝加尔湖、波多黎各等生态学-地学-脑科学-社会学国际综合科考,鼓励“每生一游学”,赴海外一流名校和科研机构开拓国际视野。与国际著名高校及研究所的国际化培养与合作,每年维持在60人次左右的短期(7-15天)、中长期(15天到1年)的国际交流;设置常态化世界著名科学家讲座,邀请各领域诺贝尔奖得主、知名院士来院与拔尖学生交流。
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拔尖计划十年来,学院已培养了大批兼具严谨学术精神及全面科研素养的本科拔尖人才,绝大部分拔尖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科研工作或学术深造,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22生科拔尖二次选拔咨询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