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学之帆,启科普之旅,探生命奥秘,展学子风采,2024年7月8日-13日,在惠山区委人才办、共青团惠山区委和惠山区科协牵线与指导下,我院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惠山区,讲授了“小小生物学家”系列科普课程,参访了惠山区优秀的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企业和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开展了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交汇点新闻》《无锡博报》《江南晚报》《无锡日报》等媒体的报道11次。
1"小小生物学家"系列课程:
科普之旅,点燃梦想学院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惠城三社区,用科普讲座的形式讲授生命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
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精心设计的“小小生物学家”系列科普课程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认识微生物、认识五谷、小水果大学问等课程,不仅科普生物学知识,还通过小实验、互动问答等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生命的奥秘和科学的魅力。
课堂中,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踊跃回答问题,与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互动频繁,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此外,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与孩子们一起研读《南京大学励志绘本丛书•生命科学篇》的特色绘本,讲述秉志、胡先骕、郑集、童第周四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为孩子们的成长树立精神楷模和励志榜样。
成员心得感悟
张牧原:参与本次“小小生物学家”科普活动使我收获颇丰,受益良多。这次活动重塑了我的观念。在上课之前,我为即将面临的未知而担忧,但是一上课,发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孩子们认真听讲、活力四射、积极回答问题。这让我认识到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需要走进他们,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想象。张佳琪:在备课过程中,我意识到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形式是多么重要。试讲带给我的是实战训练,对如何控场和控制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正式讲课中,连续四个小时的讲授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让我学会了如何即时调整状态,保持持续输出的精力。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兴趣的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提高了教学和沟通能力。我深感教育的责任重大,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在科普领域深入探索的方向。
2参访生命科技园:
立足实际,拓展人生在惠山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走进惠山生命科技园,参观了生命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单位,沉浸式体验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各单位的前辈们与学院同学交流生物领域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创业实践经验,分享创业历程,为同学们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道路。
此次参访优秀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企业,让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了解到领域前沿的技术,明白国家战略及区域需求,知晓企业所需人才,更加明确生涯规划方向。
与此同时,惠山区委人才办领导小组为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讲解了惠山人才政策“惠·鹏飞”英才计划,为同学们未来就业或创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与平台。
成员心得感悟
钟宏生: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亲身感受到了如何把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加以应用。时代天使的隐形矫正牙套,高峰医疗的口腔种植,泛生子的肝癌检测等等,它们把3D建模打印、激光、取样检测等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了起来,投入实际生活中去,造福人类。我从中看到了理论知识的真正意义,不再觉得这些知识虚无缥缈。我们应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去思考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不仅能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动力。在未来的生涯规划中,我决心改变以往沿袭于高中的“死读书”性质的灌输知识的学习方法,我要向这些生物科技公司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多了解这些知识在当今时代能发挥的作用,多参与到实验中去,跟随研究生去切身体会知识是如何应用的,使自己将来能成为应用理论知识造福人类的人。周俊杰: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分批次参观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例如保诺生物科技,泛生子科技,高峰医疗等等,他们或专注于牙套制造,或专注于种植牙研发,又或专注于癌症筛查等等。所精领域也许不同,但都可称得上是理论转换为应用的典范。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时代天使使用3D技术打印牙套。他们使用自主研发的高分子材料,打印过程高度自动化,快捷、精准,误差低。此外,他们还做到了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客户的口腔情况,进行特殊的牙套设计和加工,完美适配每一位客户。理论被完美用于实践,应该是每位实干家所追求的东西。我认识到,理论,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但真正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却是实际应用。今后,我决定将理论更多地用于实践,进入更多的实验室,参与更多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立志以后要站在科研工作第一线。
3参观历史文化街区:
探寻底蕴,助力振兴在此次惠山之行中,秉志讲师团“小小生物学家”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还走进“中国近代科教第一村”——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惠山人文底蕴,追寻“胡氏三杰”的足迹,通过史实资料了解前辈们为中国科教事业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科教兴国的信念与抱负。
此外,同学们还参访了惠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桃种质资源馆、阳山水蜜桃科技小院,与乡土人才孙建勤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水蜜桃“Y型”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模式等科学种桃故事,感受科技创新在传统农业中落地应用的生动实践。
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桃文化残疾人之家,给阳山镇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小水果 大学问”讲座,为孩子们的暑假注入了知识的活力。同学们还深入了解阳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木雕刻,在残疾人之家成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桃木手串编织。在与残疾人朋友的交流中,同学们被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成员心得感悟
杜艳晨: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见识到了许多以前不曾见过的事物,了解到了一些优秀的人物事迹,这让我深深折服于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在天上村前,我叹服于胡氏三杰的科教兴国、救亡图存的精神。生逢国家危难之际,胡氏三兄弟心怀国家大义,立志科教救国。他们克服困难,出国留学,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带入国内。兴办新学、创立学堂、建立女校,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有文化有抱负的青年。而在阳山桃园的建勤农村中,孙先生那谦虚求学、苦心钻研的实干家精神更令我为之敬佩。孙先生扎根于田地,对桃树和杂草的习性了如指掌,他不畏困难、坚持耕耘,针对水蜜桃的习性开创了独有的生态种植方式,实现了产量的增加。在桃文化创客中心,那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令我动容。创客虽身有残疾,但他们凭着对桃文化的热爱,制作精美的桃雕,为宣传桃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次实践虽已结束,但我这些精神将伴随我走过人生的风雨。
吴晓楠:在天上村,我领略到了科教兴国的伟大精神。在村前村,有20世纪初,胡氏子弟领时代风气之先,纷纷走进新式学校,接受近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并积极投身科教事业的敢于探索、科教兴国的精神,更有胡氏始祖胡瑗创导的“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建勤农场,我体验到了钻研和实干的精神。在这里,孙建勤带领其团队不畏艰辛,勤劳耕耘,他们的精神告诉我,只有持之以恒地钻研和不懈的实干,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最后,在桃文化创客中心,我领悟到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个创意与艺术交汇的地方,每一个残疾人创客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挑战,克服困难,不断突破自我。他们展示的精神力量让我明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才能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