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城西二十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7月23日14点52分,火车抵达宁夏中卫站,“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寻·迹”生态调研团队也开始了他们在中卫的调研之旅。走进沙坡头,就是走进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走近奔腾东流的黄河,走进一种神奇的庄严。
(团队成员在沙坡头合影)
二十四日早晨八点三十分,实践团队与宁夏大学李教授会合。在李教授和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生态调研团队一行人来到沙坡头沙漠区,踏上层层黄沙,领略雄奇壮美的沙漠风光,了解当地防沙治沙的先进方法和思想。铁路“包兰线”从沙坡头穿过,被狂风携卷的沙尘,会掩埋铁轨,直接干扰火车的运行,所以,以包兰线为核心的治沙工程由此确立,沿线进行。治沙采用草方格设置沙障,再种植灌木,定时灌溉,其后,被固定的流沙表面形成生物土壤结皮,并随时间演替发育,飞扬的沙相对固定下来,避免流沙掩盖铁路轨道,削弱了负面影响,也减缓了沙漠化的进程。这之后,不需要太多人工管理,演替就能自然进行,这套方法卓有成效,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向世界推广。
(沙坡头附近景观及运送制作草方格原料的货车)
沙漠中,干燥、温差大的环境条件筛选出了特定的物种,如沙米、牛心朴子等,其根茎庞大、储水能力强、只在降水时节生长。实践团队在这里除了观察到这些特别的植物,还捕捉到数种昆虫,观察了体色和沙子相近而且移动非常迅速的沙蜥。这些动物和植物都是沙漠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师讲解问题)
当天下午,生态调研团队来到了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在研究员的带领下走进展厅,走近沙坡头辉煌的治沙历史。1956-1999年,一大批科学家投身科研、为祖国西北防沙治沙奉献青春,不因条件艰苦而退缩,为西北的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2000年以后,沙漠化治理进入新时期,遥感影像图即时反映沙漠地区的植物覆盖情况,全自动塔台实时监控风向及气体组成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治沙获得新思路。
然而,当防沙治沙不再受技术所限,大量的先进设备在西北落座时,人才引进却成为阻挠发展的新难题。大批科研人才不愿深入祖国腹地,不愿将青春拘禁在一抔抔黄沙之间,防沙治沙又该何去何从?研究员的感慨深深撞击着每一位队员的心。
随后,团队前往实验站的户外试验田,实地参观了研究的最新进展。蓝藻,在其他地方臭名昭著,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却成了宝。蓝藻培养池培养出的蓝藻,覆盖在黄沙之上,可以形成藻结皮,帮助固沙。生物土壤结皮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意义重大。研究实验观测地、水分平衡观测场、蓝藻培养池,完备的实验设备展示着沙坡头研究所非凡的科研实力。
(团队成员参观研究站蓝藻培养池)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发展,沙漠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最先开创了草方格的治沙方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继续发展中卫的防沙治沙工作,推广其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以此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治理显得尤为重要。重视沙漠治理,让沙漠生态得到维护和发展,让沙漠不再蔓延,任重而道远!
至此,南京大学“一带一路”专项“寻·迹”生态调研团队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告一段落,他们依次对新疆沙湾、甘肃张掖和宁夏沙坡头的生态进行了考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三地的新战略、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深入了解和调研。将生态问题与“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相结合,努力打造绿色丝路,这不仅是一项战略任务,更是三地谋求发展的必然途径。团队的社会实践行程虽然结束了,但队员们都一致表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和思考”,他们仍然在探索和实践的光荣道路上!
(团队成员及研究站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