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文明总是相伴而行,人类总是逐水而居、依水而生,让生活更加贴近自然。梭罗说:湖是大地的眸子,更是“神的一滴”。美国的瓦尔登湖因梭罗的小屋以及他的文字,成为美国文学的圣地和精神家园。而张掖也恰似“神的一滴”,以独特的绿洲生态坐落于内陆干旱区之内,并基于此发展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丝路重镇人文张掖”,面对张掖的神秘与传奇,一带一路重大专项之“寻·迹”生态调研团队选择实地走近张掖,走近张掖的历史,走近张掖的生态文化。7月21日至7月22日,团队参观了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了解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在黑河河畔查看其水文特征,并走上源头,在祁连山脉鹰落峡察看植被特征。
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张掖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立过国都,设过省会,建过都司,置过军镇,一直是历朝诸代所辖郡、州、路、府、镇、地、市、县驻地,是辖区乃至河西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张掖承载着国家安危的希望,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养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出河西走廊文化。“不忘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夸赞的正是张掖的湿地景观。
张掖有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团队到达此处先是参观了位于湿地公园南门的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湿地博物馆造型独特,俯视图宛若花瓣,照应其独特的自然文化。博物馆分为两层、六个展厅,整个展区以“戈壁水乡、生态绿洲、古城文明”为展示主题,以“塞上江南﹒印象张掖”、“地貌大观﹒多彩张掖”、“丝路重镇﹒人文张掖”、“湿地之城﹒生态张掖”、“城市未来﹒大美张掖”、“湿地﹒生命的摇篮”为展示脉络,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多样的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现了张掖的湿地文化。
在对于张掖的湿地建设历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团队参观了张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总体来说整个湿地公园的建设还是非常不错的。远山如黛、近水如烟,湿地公园内有各种园艺品种的植物,宽阔的水域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资源,途中我们还在水中看到了黑天鹅、水獭等动物。整个湿地公园非常开阔,空气很好,生态规划非常合理。然而部分水域也存在污染的情况,虽然保证了湿地公园60%以上的自然区域,但是不少区域人工雕琢的痕迹过于明显,自然与人工两者的对比过于强烈,使得整个湿地公园的风格并不统一。途中老师不断地引导同学们思考湿地保护的对象是什么,关键又在于何处。将实地调研的结果与知识的学习相结合,湿地之行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完美诠释。
第二日的行程依旧以水为主题,团队先是来到弱水花海附近的黑河河畔。此处有桥,桥下即为黑河。横跨过桥,两岸相对,相距甚远,足见涨水期黑河河面在此处之宽。然而,事实上,在这个季节,河面非常窄,汇集于桥下一侧,却可见水流十分湍急。携带着大量泥沙的祁连山脉融水奔涌而来,打磨着岸边的石头,又匆匆而去。桥下除去流水以外,均为河漫滩,布满卵石。这些石头被湍急的河水从祁连山上冲下,又被打磨得光滑圆润。带队的刘茂松老师曾进行过地质学学习,一路上向队员们传授了不少石头质地方面的知识。黑河的水文特征蕴藏了太多关于生态的秘密,而实地考察黑河的水流特征又无疑促进了团队对于河流生态的了解。
黑河之水的浑浊也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一路沿着黑河而上,深入山脉,驱车来到祁连山脉的鹰落峡。然而由于一路上无法停车,队员们只能采用相机和摄像机进行素材采集与纪录,简单观察了祁连山上的植被分布。此行最直观可以感受到的是,黑河之上有着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水质浑浊。水电站阻拦黑河之水,无疑对当地生态有着巨大的破坏。此行的重大收获是发现问题,而黑河上游的生态问题依旧非常值得继续考察。
短短两日的实践并不足以深入地去触摸张掖的生态环境问题,“寻·迹”生态调研团队能做的,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助力于今后的野外实习。张掖,一个闪烁着历史光辉、因绿洲而繁荣的城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南枕祁连山,黑河贯穿全境,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寻·迹”生态调研团队触及的只是张掖这个魅力古城小小的一部分,湿地是它的名片,黑河是它的滋养之源。张掖因此而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卡,也将凭此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上重新绽放异彩。助力国家生态走廊建设,“绿色丝路”建设从畅想走向现实,“一带一路”重大专项之“寻·迹”生态调研团队行动在路上!